首页 新闻报道文章正文

中国商业气象发展的若干问题:从打破寄生状态开始

新闻报道 2022年08月15日 15:10 613 admin
·严格来说,中国目前还没有典型的商业气象公司,所谓的商业气象企业则处于一种寄生状态,只是公益性气象事业的商业延伸。从中国气象局的财政资金公开信息来看,近年来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的规模约为220亿元,其中约有60亿用于其他气象事务支出,这60亿基本决定了中国商业气象规模的上限,而其中还有约三分之二的气象业务是由相关下属单位的派生企业承担的,形式上的商业气象产值规模,不超过20亿。

随着全球极端天气出现频次的增加,气象问题逐渐从边缘学科走向中心位置,备受关注。2022年4月28日,国务院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国发〔2022〕11号),再度引燃了市场对商业气象的热情。中国商业气象的发展之路,绕不开以下几个问题。
(一)中国商业气象的市场定位问题。在众多关于商业气象的报道中,时常将天气信息的商业应用放在显要位置,而尤以气象灾害防御的应用为最。将商业气象的首要市场,定位于气象灾害防御,实际上是一种错觉。一方面,受到气象公益性思维惯性的影响,直觉上会把减灾防灾放在商业气象发展的首位;另一方面,从发生损失的对象考虑,会把气象防御误认为是刚性需求。实际上这都是不对的。
气象事业的工作对象大致有两个,一是气象灾害防御,二是气象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气象灾害防御,又可分为永久性防御和临时性防御。提高建筑物设计的防雨、防风、防雷电等级,属于永久性防御,而汛期的临时加固则属于临时性防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永久性防御的水平也越来越高,气象灾害防御的需求实际上是在不断缩小。事实上,防御性商业气象的市场容量,比想象的要小得多。现实中,我们不仅要考虑气象的物理影响,还要考虑气象的经济影响。气象对农业的物理影响很大,但经济影响却不大,有公益性气象服务就够了。同时,农业也存在隐性的永久性防御水平提升,如改良小麦品种提升抗倒伏能力,进一步压缩了商业气象在农业的实际需求。
其他产业方面,低影响高防御的行业,像高层建筑、大型设施、特种装备等,实际上并不需要特别的气象信息(极端天气除外),在设计时一次性使用气象历史数据做好防御等级就够了。高影响高防御的行业,像核电站、危化品生产车间、各类仓库等,气象信息很多时候也很难发挥作用,因为它们的防御等级已经基本排除了天气的影响。低影响低防御的情况,则是公益性气象服务的重点,包括人们的出行、家庭生活、一般性生产活动等,目前的天气预报完全可以满足。在防御型商业气象中,只有在高影响低防御的行业,才存在真实的商业气象需求,这是中国商业气象发展首要明确的问题。
同时,考虑到中国对公益性气象事业的较大投入,也会不断满足防御型气象需求,会进一步压缩防御型商业气象的市场空间。因此,中国商业气象发展的战略定位,应该聚焦于气象资源开发利用,而不是直觉上的气象灾害防御。
(二)中国商业气象发展的首要任务是价格发现。商业气象的本质是用市场手段满足气象需求,这离不开价格与成本的比较。市场首先满足那些出得起价格的客户的需求,是市场经济的第一原则。也只有这样,生产者才能获得充足的资金来提供更好的产品,不断改进技术并降低成本。随着生产成本的下降,生产者才能继续满足那些出不起高价的客户的需求。从产品的生命周期来看,出得起高价的客户是少数,绝大多数消费者只能接受一个相对低的价格。然而,如果没有那些少数的高价格客户,生产成本就不会降低,最后也就不能满足更多低价消费者的需求。商业气象的市场发展也存在类似的规律,在初始阶段,商业气象的第一任务,是找到可以付高价的客户进行专业化生产,而不是针对更多低价消费者进行大规模生产。在大多数公益行业中,其商业部分的发展,都不得不经历这样一个价格发现的过程,气象行业也不例外。中国商业气象尚处于起步阶段,提高价格发现效率,是促进其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
(三)中国商业气象的产品形态。预报和实况数据是当前商业气象的主要产品形态,一方面是受传统气象服务模式的影响,另一方面则与商业气象的市场定位有关。这种情况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偏离了正确轨道。商业气象不该是气象数据的搬运工,而应该是医生、是厨师、是交通警察。气象数据只是商业气象的原材料,并不是它最终的样子。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伪商业气象产品开始披上数字经济的外衣,但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消费者最终拿到的还是实时数据或预报数据,对他们的实际帮助并不大。近年来,各地气象部门及其附属单位,都在大张旗鼓地提升气象服务水平,并提出了精细服务的概念。但真正落实的工作,仍然是将更多更细的预报数据和实时数据分发出去,这并不是真正的精细服务,更不是商业气象该有的样子。商业气象的真正需求,大多数时候并不是单纯的气象数据获取,而是如何提高气象数据的使用效率问题。中国商业气象的产品形态,应该是数据管理系统、指挥系统、决策系统,而不是单纯的数据展示和数据汇总。现实也是如此,真正好的商业气象产品,一定是融入行业的数据管理型产品,是帮助解决气象问题的产品,而不是单纯告知气象信息的产品。同时,这种嵌入行业的产品设计与开发,与价格发现也是相辅相成的,好的开发更利于价格发现,而好的价格也利于更好的开发。改变中国商业气象产品的现有形态,其实也是当务之急。
(四)中国商业气象人才相对短缺。从技术水平看,气象是典型的高科技产业,人才是关键。然而,中国商业气象人才短缺却是一个事实。一方面,中国的公益性气象事业发展,吸纳了大量的气象类人才进入国有体制。目前,中国气象局系统及附属事业单位,共有职工10万余人,其中在职职工6万多人,离退休人员4万多人,数量庞大。另一方面,中国气象人才培养的总数并不多。建国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承担了绝大多数气象人才的培养任务,而自1960年建校以来,培养的各类气象人才,包括大气科学类、大气物理类、大气探测类、农业气象类、雷电防护类等,总计约为7万多人,严格意义上的气象科技人才不足2万。也就是说,如果气象科技人才有意愿进入国家气象系统,几乎是被完全吸纳的。即使有些没有进入气象系统,可能也不再从事气象工作。虽然近些年这种情况有所改变,但中国商业气象人才短缺,尤其是高层次气象科技人才短缺,则是必然。短期看,解决中国商业气象人才短缺的有效方法是对现有气象系统进行提质增效,分离出一部分气象专业人才从事商业气象。中国气象局系统数次酝酿的机构改革,也应该关注到了这一问题。
(五)中国商业气象的寄生状态急需打破。严格来说,中国目前还没有典型的商业气象公司,所谓的商业气象企业则处于一种寄生状态,只是公益性气象事业的商业延伸。从中国气象局的财政资金公开信息来看,近年来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的规模约为220亿,其中约有60亿用于其他气象事务支出,这60亿基本决定了中国商业气象规模的上限,而其中还有约三分之二的气象业务是由相关下属单位的派生企业承担的,形式上的商业气象产值规模,不超过20亿。截至2021年底,经营范围涵盖气象的企业约有1.6万家,正常经营的有3000多家,具有一定规模的只有400多家。这400多家企业中,大部分业务则来源于各级气象局及其附属单位。这意味着,中国目前的商业气象,仍是公益性气象的一部分,并不是真正的商业气象,他们只是在以商业的形式向公益气象提供服务,是寄生于中国公益气象服务体系之上的一种商业气象。如果不打破这种状态,中国的商业气象事业很难得到真正的发展。
(六)中国商业气象的信息壁垒。基础信息是气象行业的生命线,这包括气象基础监测信息、卫星资料、雷达资料、探空数据等,既有实时数据,也有历史数据,是一个庞大的数据体系。目前,只有中国气象局所属体系,才有能力汇总这些数据。基于信息安全角度的考虑,气象基础信息还很难以一种有效的方式为中国商业气象发展提供支撑。缺少基础信息,商业气象就是无本之木,难为无米之炊。近年来,气象部门也在探索成立新型事业单位,打造新型平台,搭建公益气象到商业气象之间的数据桥梁,从而解决中国商业气象发展的信息获取问题。但这方面的问题很多,可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七)中国商业气象的资本来源。气象产业是目前高科技领域最不受资本青睐的行业之一,其根源还是商业气象的价格发现问题。由于商业气象的价格发现难度较大,就不容易形成明朗的市场容量,资本也无从下手。即使是风险资本,在气象领域的投入也是相当谨慎。最近的投融资数据显示,气象行业存在股权融资的企业数量还不足30家,而在这30家企业中,走过两轮的不足10家,走过三轮的不足5家。这些存在资本介入的企业,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其主营业务主要是为公益气象事业提供技术服务,即属于前面所说的寄生型商业气象。因此,中国商业气象需要更多的公益资本参与,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快地推动中国商业气象的发展。随着超大城市气象需求的不断扩展,政府主导的科技金融资本可能会为中国商业气象的发展提供一个契机。
(八)中国商业气象的发展前景。中国商业气象发展的重心不在灾害防御领域,只在高影响低防御行业才存在一定的市场空间,且规模有限。然而,在气象资源开发利用领域,中国商业气象的市场规模却是巨大的,它能像盐一样融入到各个行业,焕发活力。严格意义上讲,气象资源是一个比气候资源更宽泛的概念,它的时间线更短,可开发性更高。概括起来,气象资源可以分为气象物质资源,如光照、水汽、空气成分等;气象环境资源,包括大气环境资源、气象特质资源等;气象能源资源,包括风能、太阳能、空气热能等;气象文化资源,包括科普、气象文旅资源等;以及气象美学资源、气象传媒资源。由于气象学科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再加上人才短缺,使得气象资源在相关行业的开发利用相对滞后,一直处于低竞争状态。最好的竞争就是避免竞争,中国商业气象的发展难度不是竞争问题,在解决基础信息获取壁垒和人才短缺问题后,很可能会迎来一个高速发展期,也会慢慢改变全行业的寄生状态,迈向更强更大空间。

(作者蔡银寅,现任粤港澳大湾区气象监测预警预报中心副主任,深圳气象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环境经济研究院院长,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特聘专家。曾获中国气象服务协会科学技术奖气象科技创新奖一等奖。著有《大气污染治理的经济学方法》、《中国大气环境资源的地理分布》等。)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标签: 中国 深圳 科技

发表评论

富联娱乐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赣ICP备24512563-2号 富联娱乐 富联平台强力推出 主题作者QQ:662306